最近我又開始瘋狂村上春樹了(笑),這次主要是村上的短篇小說!小時候因為隨手翻《電視人》完全看不懂要表達什麼,所以從那時候開始避開村上春樹的作品。直到近幾年《挪威的森林》電影版,開啟村上春樹長篇小說之旅,越讀越覺得太棒了,一翻開書就會被吸進去,很不可思議!另外也讀了一些散文、旅遊雜記,跟小說完全不同的fu,可說更貼近村上春樹本人吧?!對我來說有種說不清的魅力存在,於是徹底變成樹迷~

  說是樹迷,惟獨對短篇小說還有些恐懼…雖然內容早已忘光光(笑)。不過最近新出版《睡》,看了一下故事摘要,還挺有趣的呀!正好是《電視人》那本短篇小說的其中一篇,看樣子是要讓我重新拾起短篇小說的信心吧(笑)。趁著博客來在特價的時候,把短篇小說一次收購回家,缺的就上網找二手書,全部讀完後挺滿意的,老實說,很滿足,不愧是村上春樹。

 

  但這篇不是要談短篇小說的心得(笑),而是村上春樹對日本地下鐵事件的報導…。話說,我原本以為《約束的場所》也是短篇小說…,翻開書本才知道不是這麼回事,而是日本某某事件的‘討論’,這系列還有一本《地下鐵事件》。

  對於這種報導事件的書,之前讀過一些,不過越讀越覺得很空虛,可能是我書都挑選的不太好吧?讀完的感覺幾乎都是:「這些是作者的世界觀點。」從中不太曉得‘客觀事實’是什麼,雖然可以理解作者在書中的論述,不過總覺得少了些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我不能百分之百信服作者,總是帶著一絲疑惑。

  依照村上春樹以往給我的感覺,他對於「外面」的世界好像沒什麼‘興趣’,怎麼會有這系列的書呢?既然書都買了,況且是我目前唯一深愛的作家,倒是要看看村上跟別人哪裡不一樣?!究竟我深愛村上的理由為何?!

 

  從《約束的場所》看起,因為《地下鐵事件》沒有買到,後來讀完《約束的場所》才上網買《地下鐵事件》二手書。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安排,如果換成先讀《地下鐵事件》可能不太會有耐心讀完?說不定《約束的場所》也不會繼續讀了…。

 

 

  讀《約束的場所》時,我看到跟我十分類似的人,因此相當起勁。在「正常」的家庭中生長,沒有遇到特別不幸的成長方式,不喜歡學校但也沒拒絕上學,成績不錯沒有太差,交友關係大多狹小,多半孤獨、耽溺於抽象性思考,對生和死或宇宙的成立認真地煩惱……。他們說話的邏輯思考的議題多半跟我相像,總是跟身邊的朋友家人聚焦的點不同,還有些特別的感應相似,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卻感覺不是同類的人種,總覺得應該要‘怎麼樣怎麼樣’才對,但抬頭望望四周又覺得不是自己想的那樣,這其中一定是哪邊出錯,不然就是自己誤會了。

  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奧姆對他們的意義,為何會選擇出家,但我自己本身不太認同這樣的做法,等到後面再談。當身邊的世界一片黑,有個微弱的光點帶著一絲希望時,任誰都會往那個方向走過去。當然,許多奧姆出家人搞不清楚領導人麻原在搞什麼鬼,但對於奧姆本身的教義或是出家這件事是認同的(雖然我還是搞不太清楚他們裡面更清楚的規矩…),奧姆跟地下鐵事件我想是可以分開討論的,不過大眾通常會將之視為同一件事。

  或許有人不認同,另外的例子大概就像迷歌手偶像那樣吧?!偶像本身闖禍,相信粉絲有些會因此不支持、批判,有些會選擇原諒繼續愛,對於兩邊的選擇沒有一定,而是這個偶像本身帶給自己什麼樣的感受吧?!當然身為公眾人物,本身就「應該」多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這是社會的規定,原本沒有關注這偶像本身的大眾也會加進來一起湊熱鬧…。

 

  讀《地下鐵事件》是完全不一樣的,有種莫名奇妙捲入事件的感覺。因為沙林這種毒氣不像縱火或者拿著刀槍架在別人腦袋那樣顯而易見的恐慌,「今天很奇怪」接著才出現眼睛不舒服、身體不舒服的現象,有的人甚至離開地鐵一段路才發病…。這的確會讓人搞不太清楚是本身的問題還是受到什麼「污染」。

  採訪內容是「一般正常人」的‘樣子’,如果蹺蹺板兩端,一邊是正常人,一邊是奧姆真理,我的位置大概是中間偏奧姆那邊人的個性多一點。目前對於我定義的「一般正常人」有些地方不太理解,譬如說:每天都花很長的時間又在很擠的地下鐵通勤,很累也不想這樣但是為什麼可以忍受?不是一年兩年,可能要到退休喔!是十幾二十年耶~???還有復原力很好?!很多事發生一段時間後,好像就忘光了,不會有太多情緒在裡面,採訪中,很多人都只求法院給個合理的判決就這樣…,我覺得很不可思議,為什麼不會想追究為什麼自己會遭遇這種事,接著想要做些什麼?放任事件隨時間飄過去??像是沒事那樣,好坦蕩阿…。也不是哪一邊好或不好的問題,就只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世界也會不一樣罷了。

 

 

  關於這次‘事件’的閱讀帶給我很大不同的感受,不愧是我最佩服尊敬的村上春樹(笑)。我想村上地下鐵事件系列這兩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村上本身的影子非常薄弱,幾乎沒有,以最接近‘本質’的樣貌呈現給大家,這邊有這邊的聲音,那邊有那邊的聲音,沒有特別維護哪一邊。

  村上春樹最初只是想知道“地下鐵發生了什麼事”??

  「我想寫《地下鐵事件》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收集沒有經過媒體加以程序化的第一手資訊,把那些排出來。第二是,徹底從被害者的視線來看事情。如果要問為什麼,是因為從來沒有一本書是從這樣的立場來寫的。」(摘錄:《約束的場所》P208

  我與村上一樣好奇“到底發生什麼事”!可是不管是新聞、專題報導…都沒有提供我想知道的資訊,就像村上說的:「只要去除多餘的裝飾品的話,大眾媒體所依存成立的原理結構,可以書相當簡單。對他們來說,所謂地下鐵沙林事件,簡單來說就是正義和邪惡、正常與瘋狂、健康與畸形的明白對立。」(摘錄:《地下鐵事件》P556我認為事件的發生必定藏著某些訊息,而那總是我最想知道與探討的東西,但往往看不到最原始的一手資料,所以後來我非常少看新聞或參予討論社會議題,不是不關心而是不知曉對方立場的討論沒有太大的意義。

  大部分的人認為自己是正義、正常、健康的一方,只要不是符合自己價值觀的,通通是錯的或者通通該消滅。對此我深感害怕,沒有進入脈絡去看,根本不清楚這之間發生什麼事。我想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自動站在被欺負、被看不起的那一邊,但現實的確就是會出現與我們「不一樣」的聲音,既然存在就應該有他的意義,不一定得完全認同與接受,唯一確定的是大家只要活著都會吃喝拉撒睡,某個程度說起來也算是共生關係吧?!所以至少要讓「不一樣」有相同的權益站在土地上。

 

  另外,二元本身是中性的!記得之前在別的地方看到:世界存在二元的目的是要讓我們找到自己的方向位置,供我們參考。譬如說:男女。上廁所的時候,男生的廁所有小便斗,女生的廁所有蹲式與坐式。會這樣分只是因為男女本身的身體構造不同,「方便」大家上廁所。不是小便斗比較高級,所以男生比較受尊敬;坐式馬桶比較低級,所以女生卑賤…。之所以會選邊站,是因為我們在二元植入價值觀,高→好→優;低→壞→劣,還給二元清白吧!(笑)

 

  現代人好像只喜歡「結論」,雖然我不太了解結論有什麼‘天大’的好處…,大概是希望可以趕快定下來吧??但是這樣沒有任何意義阿 囧。好,媒體報導奧姆真理教的人是惡魔、恐怖份子,民眾的氣憤暫時得到宣洩的出口,可是在那之後沒有任何的改變,民眾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只得到不知還會不會有下次的恐慌…。相信這是大家最不願意見到的,但同時大家又不想花太多腦力思考與溝通,這…到底該怪誰?不就是自作孽嗎…。生活的是‘人’,重點是‘人’,怎麼會是結論那幾個詞,幾句話呢?

 

to be contiune...(part II 預計寫些我看到事件背後的東西及村上春樹後記討論)

 

閱讀│村上春樹《地下鐵事件、約束的場所》Part II

 


arrow
arrow

    lovetea5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