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朋友介紹我讀吉本芭娜娜的小說時,有注意一下吉本其他相關作品。那一陣子這本書一直出現在我眼前,但沒什麼興趣,想說對話的東西大概很官腔吧?後來出現頻率實在高的嚇人,就拿下來翻一下。看了河合隼雄的資料後,二話不說,入袋借了!只因為看到「臨床心理學者、心理治療師、榮格」這些字。
吉本和河合兩位都是日本人,除了談自己的事外,也討論很多日本的社會現象或日本文化,像是用字、禮貌的問候、平常對談的用語、關東關西的不同、講話的腔調…,所以對於沒有住過日本的人,大概一些話題無法有深刻的感受?!不過,同身在東方世界,有些很類似的特質,譬如:重視團體、作家在社會的定位為何、教育家庭…,看這些對話時,比起西方國家更能瞭解這部份。
原來吉本不喜歡上學,高中時期還有一段嗜睡症…。個性很強,還離家出走。感覺就是個活在自己世界的人耶…。河合:「外界發生的事情和吉本小姐內在的世界全然不同,所以妳只好杜絕外界的一切接觸。」P.13。雖然沒有像吉本那樣,不過想一想我自己現在也有點類似這種狀態,杜絕外界的世界 噗,實在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裡XD,難怪會羨慕小說家。
至於河合從事心理諮商的工作,對話中看得出來他的開放性。喜歡心理學、諮商輔導這方面的東西也是因為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不用依隨大眾的意見,沒有對錯的觀點,就算無俚頭也沒關係,只要知道自己為何這樣就可以了。
印象比較深的對話:
書信往返篇~P119
吉本:「河合先生曾說過大意是:『(男女)太喜歡對方的話,很難一起生活』的話,您還記得嗎?關於這一點,如果還有什麼想法請說說看。」
河合:「男女在一起變得非常喜歡對方時,合而為一的期望便會升高,任何方面不成唯一體都不能安心。並且,令人遺憾的,以這樣的方式住在一起生活,關係也無法長久。」
→難怪跟能跟自己結婚的人不會是最喜歡的人?!但是跟沒那麼喜歡人在一起的話,心臟很快就不會ドキドキ了不是嗎?那還有什麼值得期待的?
活在這個世代~P105
吉本:「剛才,您曾說有跟隨著時代流行的生活哲學,不是意謂著隨著世代的不同,觀念也會跟著改變嗎?」
河合:「應該是跟著時代改變吧。我是不太關心所謂的世代論。那是因為我的本行就是如此。因為我所看到的都是那些不變的事。會改變的通常是一些無關緊要的部份居多。…不管哪個國家都是一樣的。因為人類會改變的部份,是極為緩慢的。」
→想一想還真的是,那我就不必堅持要念社會學了XDDD
常被誤認的詞:
療癒的恐怖~P148.149
吉本:當有人提及「醫治」的時候,內在反彈的力量會增強它的作用是必然的,所以不可能讓你舒舒服服治癒。因為「療癒」就像一把鋒 利的雙刃劍,所以負面的情緒也會轟然降臨。當你放一些很舒服的音樂來聽,感覺心蕩神馳的時候,絕對不會有什麼因此被「醫治」。我認為那只是單純的「放鬆」而已。所以說當自己的作品被說成是「療癒系」,忽然覺得好氣餒。
河合:就像是藥一樣,沒有無毒的藥……。
吉本:沒有毒的藥表示沒有效嘛。純粹止痛的藥,實質的意義上 並沒有任何根治。
河合:「感覺輕飄飄的,就能因此而治癒。」一般人都有這樣強 烈的錯覺。但是真正的「療癒」,是要拼了命換來的。
吉本:因為必須要遭遇痛苦,把自己推向邊緣才是真正所謂的「 療癒」。
→原來是這回事,我一直不懂吉本的小說為什麼有療癒系這一詞,是誤用啊,誤用?!
其實誤用的詞還有「自我實現」這篇,但我其實沒有很懂書中的意思,可以參考這裡。
雖然是對話集,都是很個人的想法。不過,或許可以從中得到些新的想法啦!有些還滿值得思考、注意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