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大概就是有個小男孩(他叫大衛)跟他的媽媽很喜歡故事書,可是他媽媽卻生病,因而去世了。後來爸爸過沒幾個月就娶了另一個老婆,並且生了一個弟弟,這讓大衛非常的不諒解。有一個偷偷注意大衛的駝背人,是專門靠跟大衛這種遭遇的人簽契約過活,於是駝背人找上大衛,讓大衛掉進去他設下救媽媽的陷阱裡,也因此,大衛冒了許多險─是由許多故事組成的冒險(像是小紅帽、白雪公主…的改編版)。不過大衛終究發現這是陷阱,他戰勝了自己的心理,轉而在‘現實’生活中,體諒了他的爸爸,接受了之後的生活。
這個故事精采的部分應該是在冒險的部份?!不過,我卻喜歡作者描寫小男孩想救媽媽與後來不諒解爸爸的那些種種,因為我覺得那些很‘真實’。寫給大人,我想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轉變的那一刻,相信經歷過相同事件的人會引起共鳴的地方。
整體來說,應該是個不錯的故事啦!!我變成期待《偷書賊》了XD。
重新念了笛卡兒,對笛卡兒有了新的了解,他出生於富裕家庭,但確不在乎那些富裕,整天埋頭研究,追求真理。因為經通很多,念了很多書,卻發現不夠用,所以他常常去旅行,自己去體會風土民情…,原來,笛卡兒也是背包客之ㄧXD。這本書談很多笛卡兒怎麼追求真理的方法,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演繹法是怎麼變來的,有興趣的人再看囉!
ㄟ…這兩本書,沒有要談很多。
《笛卡兒談談方法》這本書也是我無意中發現的,原本是看到後面部分關於身心的問題,吸引我,但後來,卻有點搞不清楚笛卡兒‘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好像不是像我們現在所講的身心二元論,可是,又不知道他到底想表達什麼,看來我還是對他有著‘誤會’。他應該死不瞑目吧!因為感覺笛卡兒會寫這本著作就是為了讓後人不要誤會他的意思,我只能SAY SORRY了 囧。
「偏見」在這個社會上被運作著,很多時候我們都使用‘偏見’這項‘技能’幫助我們了解,可是,這樣其實是很危險的,會陷入一種迷思。不過偏見也讓我們節省很多時間,如果每件事都要自己去搞得清清楚楚,那會是相當累人的ㄧ件事。但,我覺得有機會還是多看看,減少偏見對自己會比較好一點,笛卡兒也這麼認為吧!不然他不會寫這本書?!原本這本書的書名應該是《談談正確運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門學問裡尋求真理的方法》,由於太長了,所以變成《談談方法》。
有點好奇馬克思跟尼采。
- Apr 24 Thu 2008 22:30
《失物之書、談談方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