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自我效能理論以及之前講的米開朗基羅效應,都有個最大的問題:習慣化


我們不可能每天都很嗨的「哇!我又發現了一個新的自我!」
人不能每天都處在亢奮狀態,如果真的如此,對心臟會是很大的負荷,
這種人在演化的過程中,很容易就被淘汰了。

所以對方能給你的刺激是有限的,久而久之你就會習慣了
人有好的東西就會習慣,那你該怎麼辦?

所以說,當你被開發了一部份潛力後,你就不要這個關係了?所以要很常換男女朋友?
我們學東西也不會學太久,讀個碩士也不過兩年,這樣關係有辦法持續嗎?

再來,後現代的人們有一種多元自我,那是不是每個自我都要完整開發?
所以要有不同的男朋友:逛街男朋友、讀書男朋友、打球男朋友???
(↑↑↑我真的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這樣的關係就會變得很功利,你每天都在被評價。
但問題還不是功利的問題,而是所帶來的害怕與焦慮:
有了要更多,沒了會很挫折。

我們的處境就像是在一個跑步機上,剛開始覺得自己有在跑步,不斷的擴張。
可是跑到最後就沒感覺了,而且不進則退。
對於西方來說,個人主義式的社會只要有前兩點就很完美了,
但是,我們要怎麼面對關係的這種處境?

我們不希望關係是功利的,但我們進入一段關係又不可能全無好處,
否則,我們為什麼要進入這關係?這變成了一個兩難。
所以,這幾天我一直在想要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人際關係一定有他自己的好處,否則我們演化過程中不會留下來。
你知道為什麼人類的腦要那麼大嗎?因為要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
人也是很有趣的動物,我常常說:為什麼斑馬不會胃潰瘍?
照理講斑馬吃草,一下子可能有老虎,會吃的很不安心才是,
但反而有胃潰瘍的是我們而不是斑馬。
因為人有一個本領,就是沒發生的事也可以在那邊煩惱半天,壓力很大。

所以我說,聽演講不要壓力那麼大,一直記筆記,幹什麼呢?(這時我手停下來了)
這時A型性格的人就很容易得心血管疾病,輕鬆點。
睡一睡再起來聽也很好啊。

那回來,所以我想出了第三點。
 
愛他才能夠愛自己

在關係中,一開始我們當然是要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沒錯。但我們不能一直是:我要什麼、我要什麼、我要什麼。
這樣的不斷擴張會很危險,所以關係在中期時要有個轉變,
就是:
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
不再只是想:我能夠得到什麼。

在一段關係中,要怎麼要變得和諧? 
大家都知道,我講一下達賴喇嘛這本〈快樂〉中有提到幾點:
慈悲;傾聽;同理;聆聽;感恩。有誰不知道的?
其實不用來聽演講。
只是我在想,這些東西有什麼共通點?

有什麼?都是「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

曾經有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婚姻滿意度的測試,只要15分鐘。
測量你往後十年的婚姻的滿意度,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四。
如果是你的話,要不要去測?如果是我,我不敢......

他的測驗就是,讓他們談對於另一半的負向情緒與正向情緒,並且做紀錄。
剛開始是假的吵架,後來越來越真,根本不需要實驗操作。

觀察的結果是:
吵架的本身不會破壞關係;
相反的,吵架是最誠實無欺的狀況,
有機會聽到真話,然後改善這段關係。

你也會有機會聽到真話並改善關係,但是你也會回應我吵架的內容。

於是,我們的注意力就變得狹窄了,只注意到吵架的內容,而不是背後的意義。
就像是:假如我今天看到一隻蛇,一定怕都來不及了;
我根本不會注意到背景好不好看,音樂好不好聽。

還有一個例子:我第一次演講是在小學的時候,
那時候我很緊張,我只注意到我在發抖這件事,
也覺得全世界的人都在注意我發抖這件事,然後就越不敢講話,然後就哭了。

在這邊也是一樣,當你生氣時,你只會注意到自己的不公平、委屈、憤怒 
但卻不會注意到對方

所以你會發現,大多數的吵架都沒有建設性,都只是以傷害人為目的。

我們對於負面情緒的感受能力非常強,根本不用辨識,連一點諷刺你都聽的出來
相反的,我們對於表達正面情緒,是有非常大的誤差的
我所傳達的「我愛你、我快樂」的感覺,對方不見得能感受到。

好比要一個丈夫想要表達自己愛太太,丈夫可能去洗碗、帶小孩出去打球。 
我們問太太:「感受到什麼了嗎?」
太太說:「蠻反常的,不知道他在幹什麼。」
問她說:「你有感覺他在表示愛嗎?」
她說:「沒有啊。」

(註:在這邊舉個例子,好人常常就是這樣。修電腦、幫忙做這做那的,對方都不知道。)


我們很少直接的讚美。有本書叫〈你的桶子有多滿〉。
很小的一本書,一下就看完了,這本書講的就是這個。
你對對方的行為是加水還是把他的水舀走?
那如何才能夠讓對方接收到你的正面訊息? 
其實就是你,你注意力是否有放在他身上?
只有當你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你才能察覺他要什麼。

什麼是慈悲?就是體驗他人的苦難,我們一起承受。
那心理諮詢用的技巧,說穿了,就是同理。
但「同理」是什麼?

如果我今天來演講,只是在想著我怎麼表演你會比較高興,那還是以我為出發點啊。
但是我今天用的是「去想你們的困境是什麼」來演講,
這個心態的一轉變就不一樣了。

就像聽別人講話一樣,你不是在想:我要回應什麼? 
而是想:他到底要說的是什麼?
(註:所以沒有什麼辭不辭窮、解不解決問題的部份。
重點不是你要說什麼,而是「你」在聽,你的注意力在他身上。)

還有,不能只是讚美,只說好話。
除了鼓勵外,還要提醒。

當然你六比一也不會怎麼樣,只是別忘了,除了鼓勵更要提醒。
最後舉一個我常舉的例子,為什麼常常舉呢?

呃...........我也不知道 沒有原因啦!

好啦!我想到原因了,就是我常會去書店,觀察現在的心理學的走向,
但很奇怪的,我在書店都是看到什麼「口技大全」、「讓他/她無法抵抗的三十種絕招」 
、「性感帶搜密」之類的書,都是十分技巧性的。可是心理學不是這樣談的啊!

有個心理學家做了個性滿意度的測驗,方式是找人來做愛。
把房間佈置得像臥房,隔著一個單面鏡,後面擠滿研究生那樣。
並且在他們身上接上測量儀器,測量他們的高潮。
實驗分成四組,同性戀和異性戀,本身熟識(自己來報名)和本身不認識(實驗者配對)
─因為有人也想來做,只是沒有伴。

大家覺得哪一組效果最佳???

問了那麼多年,異性戀不認識都是第一名。
可能大家覺得比較刺激。
但結果並不是。結果是:
同性戀熟識 > 同性戀不認識 > 異性戀熟識 > 異性不認識
這個結果並不是說同性戀會怎麼樣。這也不是你想換、你要學就可以的,
而是他們做了什麼。
我們要看的是歷程。


實驗結果發現,他們和彼此說很多很多的話來降低焦慮。
照理說,男女生理構造不太一樣,應該要多溝通。
但很奇怪的是,異性都不太溝通的,都屬於默默耕耘型。
雖然看起來很賣力,但內心的焦慮卻是很大的。

第二名的會講「Is it good」、「Let's do it」、
或是「 ha ha here here Come on」。


有說總比沒說好。
但是第一名的會說:「那麼多人在看,真的不知道怎麼做耶?!」
當他們可以開自己玩笑、自我揭露,
兩人的焦慮就降低了。

所以我們可以從最後面開始看。
異性戀不熟識的,雙方不溝通;在行為中只看到事情、沒看到人。
所以都是男性主導,用性別刻版印象來行動。

再往上一層是:有看到人了,但是都是想要自己表現,不想要漏氣。

但是到了最上面一層的是:看到了對方。

所以,其實在談性愛,也是在談關係。那只是親密關係的一種方式。
床上和床下其實是有共通之處的,就是在這關係中,你快不快樂。
就和你看他吃飯、逛街,也是一樣。

這是最重要的。即使是看似那麼生理層面的東西,也有心理因素從在。

好啦,最後還是歸納幾個重點,要不然你們會覺得沒學到什麼。


三點分享:
第一、在這段關係中能夠自我成長。
第二、這段關係使你有動機,想要成為更好的人。
第三、在這段關係中你會很自在。

學著幫對方加水,鼓勵和提醒他。

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對方身上,很難,沒錯。
但重點是有沒有努力在做這個努力。

然後,如果一段關係讓你覺得壓抑、萎縮,自己越來越不喜歡自己,
則要重新考慮一下這份關係是否值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tea5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